天涯法律网讯(尚善利)7月6日上午,海口市琼山法院使用“互联网+庭审”模式,通过微信视频软件平台开庭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有效提升了案件审理效率,节约了当事人诉讼成本。
经审理查明,2008年本案第三人黄某花通过王某弟承租大坡镇某村民小组的17亩土地用于选矿。2012年黄某花将该地的承租权及地上建筑物和设备转让给吕某,2014年吕某又将其转让给何某。吕某起诉请求确认他与何某签订的转让协议无效,要求何某返还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并赔偿设备损失。而何某又反诉请求吕某退还已付转让款及因合同无效造成的损失。
因黄某花身在上海,路途遥远不方便来琼参加庭审,为便利当事人诉讼,琼山法院积极贯彻“互联网+诉讼服务”的理念,采用微信视频远程庭审模式审理本案。在庭审过程中,针对新媒体特点,采取严格措施,有效解决身份核实、举证质证和笔录签阅等难题,确保庭审程序规范,依法进行。庭审开始后,承办法官首先对第三人黄某花的身份与其终端设备的一致性进行了核实确认。随后,庭审各方以网络和微信系统为平台参与到庭审当中,各方声音及影像清晰准确流畅。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将笔录电子版通过微信发送给黄某花进行阅读确认,整个庭审过程进展顺利。
琼山法院将以此次“互联网+”模式庭审为契机,充分运用信息科技手段,着力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和“智慧法院”建设,促进法院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